案件概述:网约车司机轻信黄牛遭诈骗,伪造公文案浮出水面

重点内容:2024年7月,上海徐汇交警发现一起“买分卖分”违法行为,顺藤摸瓜侦破穆某、余某某、黄某某等人伪造国家机关公文、公司印章骗取车主钱款的案件。穆某利用网约车车主“怕公司知情”的心理,通过篡改处罚决定书、伪造公司证明等手段实施诈骗,涉案金额达数万元。2024年11月,案件被移送审查起诉,最终三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刑并处罚金。
犯罪手法与判决结果
- 变造公文牟利:穆某指使余某某使用绘图软件修改《处罚决定书》,将“扣分”改为“罚款”或“警告”,制作虚假文书骗取客户。
- 伪造印章链条:黄某某以30元/枚的价格私刻公司印章,用于制作虚假授权证明,事后销毁印章企图逃避追责。
- 精准量刑:
- 穆某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罪、伪造公司印章罪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,罚金5000元;
- 余某某被判有期徒刑1年,罚金6000元;
- 黄某某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,罚金2000元。
检察官警示:合法处理违章,远离“黄牛”陷阱
重点内容:承办检察官强调,买卖、变造公文或印章均属犯罪,损害国家机关公信力。提醒车主应通过“交管12123”App或交警窗口等正规渠道处理违章,切勿轻信“快速销分”“代缴罚款”等虚假承诺。
网友评论:
- 「上海老司机」(上海):黄牛就该严惩!自己吃过亏,分没消成还被骗了2000块,支持法院判决!
- 「北京正义哥」(北京):伪造公章太猖狂了,这些人就是钻了网约车公司管理漏洞,建议平台加强监管。
- 「广州小陈」(广州):P图一次赚20块?违法成本太低,判得好!希望车主们长点心,别走歪路。
- 「杭州网约车主」(杭州):亲身经历!之前差点找黄牛,后来想想风险太大,还是老实交罚款了。
- 「重庆交管达人」(重庆):交警部门应该多宣传这类案例,让更多人知道“捷径”背后的法律代价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