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科幻电影中的“变形金刚”照进现实,奇瑞汽车与清华大学智能交通实验室共同研发的“分体式飞行汽车”专利正式亮相!继2024年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首航成功后,这项模块化分体设计技术再次颠覆想象,让“打飞的”通勤触手可及。

模块化设计亮点:乐高式组装,解决飞行汽车“痛点”
与传统一体式飞行汽车不同,奇瑞的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首次采用“飞行模块+座舱模块+行驶模块”的分体设计。三大模块通过三体对接机构自由组合:
- 飞行形态:座舱与螺旋桨机翼模块结合,一键切换空中模式;
- 地面形态:座舱与行驶模块连接,秒变陆地汽车;
- 灵活切换:起飞后自动断开行驶模块,降落时重新组装,彻底解决“起飞难、降落慢”的行业难题。
这种“乐高式组装”设计不仅让飞行汽车更贴近实际场景需求,还大幅提升了使用效率,真正实现“一车两用”。
智能驾驶+无人操作:告别方向盘,未来交通更自由
更酷的是,这款飞行汽车摒弃传统方向盘和油门,支持无人驾驶模式下的飞行与行驶!无论是空中导航还是地面避障,系统都能自主完成操作,大幅降低驾驶门槛。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让普通人轻松上手,还为缓解城市拥堵提供了全新思路——想象一下,早晚高峰时车辆“垂直起飞”分流,地面交通压力将迎刃而解!
奇瑞战略布局:开阳实验室推动“黑科技”落地
作为奇瑞智能化战略的核心成果,这项专利的诞生离不开“开阳实验室”的产学研融合创新。该实验室汇聚全球顶尖资源,聚焦电池、智舱、智驾等前沿领域,加速技术转化。此次飞行汽车的成功研发,正是奇瑞在智慧出行赛道上迈出的关键一步。
未来展望:飞行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?
尽管技术突破令人振奋,但飞行汽车的普及仍面临空域管制、法规完善等挑战。奇瑞的模块化设计虽简化了操作,但如何让“空中交通”与现有体系兼容,仍需行业与政策共同探索。不过,当科幻一步步走向现实,谁又能说“空中通勤”不会成为下一代出行常态呢?这一次,奇瑞和清华的联手,或许正为未来交通写下新篇章!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