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了2025年4月份的网约车行业运行数据。数据显示,全国共有38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了经营许可,4月共收到订单信息7.27亿单。引人注目的是,时隔半年,成都的网约车订单合规率再次位居全国主要中心城市榜首,这无疑是对成都网约车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有力肯定。

“双合规”率,即合规网约车辆完成订单率和合规驾驶员完成订单率,是衡量一个城市网约车经营规范程度的重要指标。高合规率意味着更规范的经营,乘客出行也更放心、安全更有保障。
令人惊讶的是,成都拥有高达13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,核发车证数量超过22万,人证司机数量更是超过31万。在平台多、车辆多、司机多的背景下,成都堪称网约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。那么,成都究竟是如何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做到合规率全国第一的呢?

秘诀在于制度先行,规范引领。早在2023年,成都就修订了《成都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》,明确对网约车实行准入制,并对经营者、经营服务规范、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,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。
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,成都紧盯网约车双合规率这一关键指标,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集中整治工作。交通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动,大幅缩短了网约车驾驶员办证的背景核查时间;与财政部门合作,实现了办证考试的线上缴费。此外,成都还实现了网约车运输证的“一网通办”和驾驶员证考试的网上报名,并加密了考试频次。从业资格证从报名、考试到发证的全流程均可在网上办理,极大地提升了办证效率,为车辆和驾驶员的合规化提供了便利。
与此同时,成都交通部门每年还会根据《成都市客运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》,对驾驶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考核。驾驶员的记分培训也将纳入继续教育管理。目前,成都已建立了完善的网约车驾驶员信用记录,驾驶员的行政处罚记录将被纳入信用管理,并通过网约车协会的不良记录名单制度加强行业自律。
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,成都多家网约车平台还签署了自律公约,并建立了“红灰”名单制度。针对不合规的驾驶员和车辆,成都通过电话、短信等方式进行“点对点”的风险提示。依托省级网约车智控平台,成都实现了全量数据的实时归集,通过卫星定位和订单信息的交叉比对,执法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全市网约车的运营情况,包括订单详情、运力分布、车辆定位和司机营收等关键数据,真正做到了“行业底数清、情况明、数据准”。通过数据的自动比对筛查,平台能够从海量订单中精准识别违法线索,有效打击网约“黑车”。
此外,成都还加强了源头治理,对不合规运营建立台账进行分类监管,定期向重点平台企业通报情况并进行调度,加大对不合规订单信息的抽查力度,增加上门指导的频次,通过严格考核网约车平台的合规率来倒逼平台落实主体责任,提升合规水平。
成都网约车行业正是凭借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先进的技术手段,坚持精准监管与高效服务并举,才取得了合规率全国领先的优异成绩。成都的经验充分表明,网约车行业的规范化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政策设计、严格的执法监督以及智慧化的管理手段。
展望未来,随着数字化治理的不断深化和行业自律的持续强化,“成都模式”有望为更多城市提供网约车规范发展的范本,推动整个行业在安全、效率和服务品质上实现全面提升,最终让乘客、司机和平台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中共享出行的红利。